欢迎来到开云APP——用数据洞察体育未来! [email protected] 14852654591 |


羽毛球又涨价?涨幅超黄金!清远球友直呼“打不起”

  

羽毛球又涨价?涨幅超黄金!清远球友直呼“打不起”

  “现在一场球下来,光用球就要100多元,加上场地费、球拍装备等费用,粗略计算都要超过200元!”在清远市清城区一家体育馆内,刚结束比赛的球友王先生擦着汗对记者感叹。

  近期,国内某头部羽毛球品牌宣布全线提价。记者走访发现,这场持续两年的涨价潮正让这项“平动”逐渐褪去亲民外衣,不少球友直呼“快要打不起了”。

  “我每周都会和朋友打两三次球,以前觉得打羽毛球是低成本运动,一个月在羽毛球上的花费大概是三四百块,现在快要翻倍了,快打不起了!”在市体育馆羽毛球场打球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购球记录显示,其购买的几个头部品牌羽毛球价格从2年前的95元一桶,涨到了现在220元左右一桶,涨幅超过130%。

  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目前主流训练用球单价普遍突破10元大关,专业级比赛用球近25元/只。以每小时消耗3-4只球的业余爱好者为例,两小时运动仅羽毛球支出就达70至100元,如果是专业级比赛更是高达200元以上。有球友算了一笔账,羽毛球的价格涨幅甚至比同期内黄金的涨幅还要高。

  面对涨价潮,市场涌现出塑料球、碳音球等替代品,但使用者普遍反映体验欠佳。“碳音球飞行轨迹有点诡异,接杀球时容易伤手腕。”资深球友李先生经过多次测评后直言,“主流替代品价格虽低至3-5元/只,但稳定性和使用感远低于传统羽毛球水平。”

  数据显示,中国羽毛球爱好者(每周运动两小时以上)基数庞大,近几年持续攀升,羽毛球运动仅次于健步走、跑步,成为借助器械从事体育活动的第一大众运动。从消费结构看,除个体爱好者外,企业团建与青少年培训成主要需求,尤其是高耗球量的青少年赛事与培训,已成为经销商的核心客源。

  与需求量激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给端的收缩。记者查阅发现,众多羽毛球生产商在调价通知里,都提到了原材料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。展开来说,一只羽毛球需要使用16根鸭毛或鹅毛,且对羽毛片的硬度要求极高,而一只鸭或鹅一只翅膀大约仅有三四根毛能用于制作羽毛球。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,从2019年到2024年,我国商品肉鸭的出栏量五年间减少约13.5%,商品鹅的出栏量同期内也减少10.3%。产量降低直接导致羽毛片价格上涨。

  另一个关联因素是生猪产业周期的影响。据行业分析,禽肉与猪肉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,当猪肉价格处于高位时,鸭鹅肉消费需求往往同步攀升。然而随着近年来生猪产能持续上升,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,直接抑制了替代性禽肉消费,鸭鹅的养殖量随之减少。与此同时,养殖技术的进步使肉鸭、肉鹅的出栏周期大幅缩短,比如白羽肉鸭出栏周期已缩短至35-40天,而此时它们还没长出适合制作羽毛球的羽毛,这就导致适龄产毛禽类供给断层。

  清远市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调研数据显示,该项运动在当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群众基础。市羽毛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欧力伟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市经常性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活跃人口规模预计超4万人。其中,在协会正式注册的俱乐部会员人数已达4000余人,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。

  记者近日实地走访清远市区几家体育场所发现,羽毛球场地在晚间时段及节假日期间使用率较高,常见出现满场情况。新城一家体育场馆工作人员介绍,周末场地一般要提前两三天预约,周末球馆也常出现器材不够用的“抢球大战”,也有部分球友自带塑料球,但打比赛还是得用专业的羽毛球。

  有业内人士分析,就目前趋势来看,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,短期内羽毛球价格回落难度较大,但市场正在倒逼行业创新,随着碳纤维球、高分子材料球等技术突破,以及禽类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完善,未来羽毛球价格有望逐步回归理性。

  欧力伟建议,羽毛球爱好者在等待“亲民价”回归的同时还需精打细算,合理用球、参与二手循环或将成为新选择。而对于初学者群体,选择合成人造羽毛或碳纤材质等低成本替代品,也可以满足训练需求的同时缓解用球压力。

上一篇:果然独家|羽毛球泉城“第一运动” 下一篇:田径亚锦赛第三日:中国队斩获1金2银3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