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夏季的到来,溺水事故频发,家长和孩子需提高警惕,掌握防溺水知识。根据应急管理部的数据显示,溺水的高发情况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。首先,缺乏水性和游泳能力的判断,容易导致不必要的危险。其次,即使是习水性的人,未进行充分准备或在水中嬉戏打闹,也可能出现意外。身体不适,特别是心脏病、癫痫等慢性病患者,更需谨慎。
溺水高风险地点也因年龄段不同而有所不同。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多发生在家庭蓄水容器,如水缸、浴盆;而5-9岁儿童则更易在水渠、池塘和水库附近发生事故;10岁以上儿童的活动范围更广,池塘、湖泊和江河成为主要风险地带。
在溺水情况下,了解自救措施至关重要。不会游泳的人应尽量保持身体浮在水面上,抓住附近的漂浮物;而会游泳的人在遇到抽筋时,要迅速游向岸边或抓住漂浮物,深呼吸后潜水尝试缓解抽筋。遇到漩涡时应平躺水面,顺着漩涡方向游出;被水草缠住时,切忌乱挣扎,寻找求助或潜水解开水草。
溺水的误区也需要澄清:会游泳并不代表就不会溺水;溺水时未必会大声呼救;游泳圈不能完全保证安全。掌握这些知识,确保安全,才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